骺板是位于骨骺二级骨化中心与长骨干骺端之间的软骨结构,在生长过程中由原始球形骺板逐渐变为扁平盘状骺板。
在光镜下观察骺板的纵切面,从骨骺向干骺端依次可分为4个细胞层:
1、静止细胞层:是圆形或椭圆形的小而密集、生长不活跃的幼稚软骨细胞;
2、增殖细胞层:是软骨生长活跃区,细胞大而扁平,顺长骨纵轴方向成柱状排列,基质丰富,强度较好;
3、肥大细胞层:是软骨成熟区,由于软骨基质相对减少,强度减低;
4、软骨内骨化层:是软骨细胞崩解、软骨基质骨化区,标志着软骨的消亡和骨的新生,由于基质骨化而强度较高。
由于肥大细胞层软骨基质少,强度最低,故为外伤性骨骺分离的恒定发生区域。将通过骺板的软骨细胞增殖与成骨活动产生的垂直骺板增长能力,称为骺板的生长潜力,这种潜力在同一骨和各骨之间为一恒定的比例,使骨骼发育得以相称地进行。
一般来说,骨化越早的骨骺其骺板生长潜力越大。在上肢,肩和腕部的骨骺生长潜力明显大于肘部;而在下肢则膝部生长潜力大于踝部,髋部最小。骺板的损伤可引起生长障碍或紊乱,表现为生长迟缓、生长停止、生长不对称及过度生长。
参考资料:[1]黄桂成,王拥军.中医骨伤科学.第4版[M].北京.中国中医药出版社.2016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