幕府时代左边佩刀的日本骑士
日本靠左行的历史与英国有些类似,在幕府时代的日本,武士也是习惯在身体左侧携带佩刀,所以也是靠左行驶来避免误伤路人,在1924年,日本的靠左行驶被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。不过,日本冲绳因为在二战后的《旧金山条约》中短暂割裂给了美国,所以冲绳的车辆一直是靠左行驶,直到1971年冲绳回到日本的怀抱后才又改回了靠左行。
修改交通规则任务艰巨的国家
修改交通规则任务艰巨的国家,最典型的例子是瑞典。瑞典本来靠左走,可是周围几个国家如挪威、芬兰都是靠右走。在瑞典和邻国之间有些小路,没有国界标志,开车开着开着,就该换边了,没注意就容易出危险。于是瑞典政府为改制搞了公民投票。老百姓82.9%不同意,都怕麻烦。可是瑞典国会坚决,通过了法律决定左改右,从1967年9月3日早上5点生效。在这个时间前4小时和后1小时,所有私家车禁止出行。工人在这5小时中突击改换交通标志。军队也出动维持秩序。刚开始右行时车速限得很慢,一直慢了一个月才恢复正常。这任务够艰巨的。有的国家因此想改就没改成。
巴基斯坦的例子也是在1960年代,政府对左改右考虑了很久,终于下了决心改!可是许多人反对,反对的理由是当时他们用很多骆驼车,尤其是在晚上。老骆驼有个习惯就是喜欢走老路,让它们换边几乎是不可能的。最后巴基斯坦就没有改成。
有些国家是因为战争才改的。奥地利、捷克、匈牙利是在二战中被德国占领才改的。朝鲜被日本占领,规定靠左走。战后北部跟苏联,南部跟美国,这两国都靠右走,于是整个朝鲜就靠了右走。
“左右为难”的非洲
倘若你让一位司机开车,从非洲纳米比亚的鲸湾港出发,经安哥拉、刚果(金)、乌干达、肯尼亚,直达索马里北部的柏培拉,这位司机一定会喋喋不休地抱怨,因为他一路上都得“左右为难”。
为什么非洲会出现这种“左右为难”的尴尬呢?这和非洲殖民历史有关。很多非洲国家曾是英法殖民地,众所周知,英国是靠左行驶,而法国靠右。所以当年他们都根据自己的国家交通规则设定靠左还是靠右。等这些侵略者退去后,“左右为难”的后遗症就留了下来。
目前非洲大约有14个国家是靠左行驶,多数在南部和东部非洲。自从非洲各国独立后,“左右为难”的局面给邻国间带来许多不便。比如冈比亚,这个小国三面被塞内加尔包围,每天都有大量车辆穿越冈比亚往来塞内加尔南北方,右换左、左换右的“戏法”让交管部门头疼,更让司机无可奈何。但时间一长,许多原“左倾”国家改成靠右行驶,如苏丹、塞拉利昂、尼日利亚、加纳、冈比亚等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